擁有好奇心,才能打開世界的大門-專訪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黃奎博(下)

如果是以成為外交官為目標,能夠了解各國的宗教、文化、民族特性,也有助於培養出更強韌的適應能力,生活在異鄉時,對於飲食的調整,或生活習慣的改變,可以更快找到因應之道。

「像很久以前就有吃素的外交官被派至非洲國家或蒙古國,當地肉類便宜,但蔬菜卻不好找,怎麼辦?就很考驗外交官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心理素質了。」黃奎博說:「另外,外交官的工作特性就是得長期離鄉背井,如何面對家人分離、或摯親照顧的壓力,也會是挑戰。」

因此,如果有志往外交領域發展,「解決問題的判斷力」、「流暢的外語力」與「對國際事務的好奇心」,是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培養的個人優勢。通曉外語,就像握有一把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,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資訊與知識,而對國際事務的好奇心,會強化與世界脈動的連結,在探索中不斷激發對涉外事務工作的熱忱。

服務世界,內向文靜也可以!

擁有這三項特質,即使不是熱情開放、長袖善舞的性格,仍可以透過學術研究等方式服務國家和世界。黃奎博舉例,比如對於非洲海盜的議題有所掌握,了解其財務來源、國際制裁的相關律法,對於會經過東非海域的航運業就是很有價值的研究報告;又或者了解印尼的政治和經濟發展狀況,對於雇用印尼外勞的公司而言,也會成為擬定營運策略的關鍵資訊。「近年備受關注的氣候變遷、跨國犯罪、少數族群的文化存續等話題,也是重要的國際議題。所以『外交』其實並不遙遠,就是我們的生活,可以回應非常實際的需求。」

對於外交系所而言,不太可能在面試時就期待學生「拿出可以送外交部工作的履歷」,所以不必壓力太大,能不能在生活中展現出「對國際的認識和關懷」才是最重要的事。黃奎博認為,不論是主動去搜集與國際議題相關的資訊,或是把握機會和外國朋友交流,從中整理出自己的體會,也更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,就已經是珍貴的學習歷程紀錄。

政大外交系黃奎博教授:「如果有志往外交領域發展,『解決問題的判斷力』、『流暢的外語力』與『對國際事務的好奇心』,是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培養的個人優勢。」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