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科學力+溝通力,探索人腦奧秘 – 專訪國立陽明大學腦科所教授楊智傑

研究腦部病變,竟可以突破諾貝爾難題!過往,人腦雖然每個區域都互相關聯,但僅能透過腦波儀等技術搜集各區訊號,無法確認是哪個區域訊號異常、造成精神疾病。

時任陽明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、也同為美國哈佛大學講師的楊智傑,卻以「數學公式」,釐清了各腦區之間的因果關係,成功找出造成精神疾病的區域。

揚名國際的成就,展現出腦科學領域中「科學研究」與「數據分析」的重要性。這份特質,在楊智傑的經驗中,正是扎根腦科學領域的技術基底。

這份能力該怎麼培養呢?著眼高中階段,楊智傑認為,十幾歲正是探索興趣、職志萌芽的階段,廣泛的涉獵知識,尤其是紮穩生物、物理、數學這幾個科目的根基,是培養科學研究精神的首要之務

而數據分析方面,「資訊處理能力」尤其重要。楊智傑說明,所謂的資訊處理,不僅僅只是懂得「上網谷歌一下」就好重要的是有能力分析圖表、判讀數據,甚至可以透過寫程式來幫自己解決問題,才算是掌握了「資訊處理的能力」。

從玩遊戲練就「寫程式」特長

他以自身經驗作為例子,「我是跟著電腦的進化一起成長的,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玩電腦,玩出興趣,開始學怎麼自己寫遊戲,」這個從興趣萌芽的技能,一路走相伴,竟慢慢成為超級神隊友,就像多啦A夢的百寶袋,隨時可以為自己好奇的問題,量身打造出好用的科學工具。楊智傑學術生涯的第一篇論文,就是透過這樣的能力,成功預測心律不整,讓心臟科的疾病診斷更加精確。
如果說「科學研究」與「數據分析」是在腦科學界過關斬將的硬裝備,對楊智傑來說,擁有「造福人類」的心,就是腦科學研究的軟實力。

這關係到楊智傑的另一個身份——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。他解釋,醫界大部分的臨床科別,都需要與病患溝通,也有賴團隊合作因此如果有志往醫學發展,是不是願意和人接觸、有沒有足夠的抗壓性,是需要誠實自問的特質

針對學習歷程檔案,楊智傑建議,撰寫時,可以著重在呈現「你希望為病人做什麼事情」、「你有什麼特質對當醫生有幫助」這兩大方向來分享。即使課業表現平均,只要確實有屬於自己的經驗和體會,反而比列出一大堆實習、研究經驗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
「培養資訊能力也好、溝通能力也好,其實都只是我自己在腦科學界的經驗回饋,不是絕對的標準答案。高中是很珍貴的階段,從探索自己的過程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亮點,才是真正無可取代的學習歷程檔案。」他溫柔地作結。

陽明大學楊智傑教授:「高中是很珍貴的階段,從探索自己的過程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亮點,才是真正無可取代的學習歷程檔案。」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