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-悅悅專欄

升學新潮流 – 學習歷程反思
心理健康-悅悅專欄

升學新潮流 – 學習歷程反思

學習歷程反思,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動機 在英語資優班的面試中,評審老師問我到我過去學習英文的歷程,我很自信地、用演練過的語氣說:「我的父母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、當我看到親戚說英文的時候總是心生羨慕、我對西方奔放自由的文化非常嚮往等等,所以從小我就很喜歡也很積極地學習英文。」只見評審老師冷冷地回覆:「我想聽的是你自己的學習經驗,不是身邊的人對你造成的影響。你自己是怎麼學習英文的?」 我發愣了許久,心想這真是一個陌生的題目,大家不都是背單字、寫題目、考試、補習和考英文檢定考嗎?我的方法也不外乎就是這些啊!學習不就是因為要和他人競爭、比較、獲得好成績嗎?難道還有更好的方法和目的嗎? 原來「你是怎麼學習英文的?」就是所謂的「學習歷程反思」。 改變學習時的自我對話,找尋延伸學習的課題 在進入英文資優班以後,我們很多堂課都被替換成了英語課,多出了很多時間和英國的外師聊天、看六人行等英文影集、用班上發生的糗事造句、擴充對新單字的用法。那是我度過最快樂的學習時光。過去的老師問我們的是「你學會了嗎?」(封閉式問句)英文老師會問我們的是「你學到了什麼?」以及「你是怎麼學到的?」(開放式問句)以至於我開始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,從心理學的閱讀文章中,我不再只是學到單字、文法,而是我對教育和助人的熱情; 從影集中,我不再只是學到歐美的流行文化用語,而是尊重多元意見和族群的態度。 大學時,我到美國接受音樂治療的訓練,上課時我們不是閱覽課文或是分析理論,因為這些都是在家裡要先完成的,到課堂上我們就要開始用我們的方式詮釋、應用這些治療理論,並直接帶領全班進行治療活動,最後再讓同學一個一個問問題,給予彼此更多反思的空間和方向。「這個治療活動的目標有哪些?」「是根據哪一個理論?」「為什麼你想要選擇這一個活動?」「實際執行時和你的想像有哪些出入?」當時我才知道,原來考試和成績,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