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凡中尋求平凡|學業挫折篇

近期發生了許多最高學府的學生,悲痛輕生的事件,大多數的人,甚至是這些學生,都可能認為自己是因為課業壓力而輕生,但我認為,也許還有更複雜、更深刻的因素,是連這些學生也來不及覺察、照顧的部分,為了幫助那些還在努力的學生,我試著去觀察、與他們對話、並研讀許多相關文獻,才發現原來很多天才,都非常孤單

在寫這篇文章以前,我並不那麼了解天資聰穎者所面臨到的困難,因為我的身邊有許多資賦優異的家人和朋友,一直以來我都自認為是他們身邊的受害者,好像站在他們身邊,就會顯出自己的不足,但當我了解他們的獨特以後,才知道原來他們也和我一樣,渴望受到無條件的肯定和接納,但不一樣的是,帶著聰明的標籤和高敏感的性格,資賦優異者的自我對話常常是:「如果我不是第一名,我是不是就不重要了?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?我不就等於成績嗎?那我到底是誰?我到底有沒有價值?」

在哈利波特中飾演資優生妙麗的艾瑪華生,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名資優生,除了多次獲得最佳女演員的殊榮,她也就讀世界知名大學布朗大學和牛津大學,並積極推廣聯合國女性運動。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,艾瑪華生其實是一個敏感且內向的人,她甚至曾說,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騙子。

「那種感覺幾乎是,我做得越好,我就越覺得自己不足,因為隨時都有人會發現,我並不那麼完美,我並不值得獲得這一切的成就。」-Emma Watson

敏銳細膩、性格情烈和資稟優異的青少年和成人,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,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外星人,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歸屬感。披頭四的創始成員John Lennon曾說:「我覺得我是有問題的,因為我看到的都是其他人看不見的事物。」

創造力和表達力可能很有趣,但也可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。在天才的世界中,無論是不是在一個允許創意飛翔的時刻,創意隨時都可能闖入他們的腦海中,此起彼落,大量的訊息以光速跨越腦中,因此他們可以快速意識到大多數人感受不到、理解不來的事情,像是色彩的些微差異、龐大數字的計算、多層次複雜的邏輯、以及音樂的規律變化等,他們很可能會在幾秒鐘之內產出曠世巨作,感受到生命的價值。但是當身邊的人沒有相同的感受力和共鳴時,天資聰穎者可能因此跌落谷底,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的世界產生懷疑。「我是不是外星人?」「為什麼我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?」「我是不是壞掉了?」高度的情緒起伏,是天資聰穎者的家常便飯,光是處理認知和情緒的襲擊,就常常讓他們感到身心俱疲。

高敏感的特質是一把雙刃劍,它會帶來深度的思考能力,卻也會同時帶來高度的盡責和同理能力。我們看似簡單的事物(如聲音、光線、情緒)資稟優異者可能經歷到的是十倍的感官強度,與任何刺激元接觸,都可能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因此他們可能需要大量的睡眠、休閒和獨處的時間來恢復元氣,也因此常常被誤會成是懶惰、傲嬌或是孤僻。

在經驗到自己和他人的差異之後,資賦優異者得出的結論常常是:「我有缺陷」。研究指出,這樣的想法和感受,可以在2-5歲或更年輕、構建自我基礎時就出現。隨著年紀漸長,在人際間演變成一種秘密的疏離感,並常常伴隨著焦慮、沮喪和憤怒,甚至最後導致絕望的感受。

為幫助高敏感的資賦優異者感受到無條件的重視,以下提供三個策略:

一、專注於「聆聽想法」,而非「外在表現」

天才真的在乎成績嗎?他們真的想要成為醫生、律師、銀行家嗎?
還是他們也和每一個人一樣,擁有平等的選擇權,去擁抱不一樣的夢想呢?
每當我們想要稱讚他們又考第一名、未來一定要賺大錢時,不仿把這句話改成開放式問句:「你對於這次的考試有什麼看法?未來想要做什麼呢?」讓他們知道,天才也是能選擇的,他們的人生並不需要被社會期許決定。

二、培養興趣而非專長

對於一般人來說,專長通常都是自己有興趣的事,因為可以讓人們獲得一定的成就感。但對於天資異稟者來說,他們擅長的事情可能比興趣多更多,再加上考試制度的限制,他們通常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?若把這個話題拋出來,只會被認為是在炫耀,增加人際間的距離和挫折感。然而,試想生物、英語、數學都考滿分的學生,他們未來到底應該要選哪一條路?這是他們心中真實的提問,也是他們找到自己的定位,探尋生命意義的過程,但是當身邊的人都不把這個提問當作一回事,「你隨便選一個都可以賺大錢啊!」「哎呀!選那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啦!」「你這什麼煩惱啊?!」這些回應都可能讓他們感到更加孤立無援,失去追求夢想的勇氣,便真的選擇了一條自己並不喜歡,但是其他人都很喜歡的路,一輩子活在面具之下。

三、一視同仁的對待

也許資賦優異者能獲得社會的稱讚,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享受這種「有條件」的肯定。有時候他們的期待和渴望,就和一般的學生是一樣的,想要受到同學的喜愛、和朋友有共同的話題、放學可以跟一群人在操場胡鬧嬉戲等。但是這些平凡的活動,卻常常不是天才們的日常。他們往往因為伶牙俐齒而被疏離、因為獨特的想法而格格不入、甚至時常面臨長期霸凌的危機。「人際互動、歸屬感和融入群體」往往是資賦優異者心中最大的渴望。

過去的我一直認為,只要不斷看見他人的亮點,並積極稱讚他人,就一定能幫助對方提升自信。但是對資賦異稟的人們來說,他們需要的也許不是更多的肯定,而是一句簡單的問候、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、以及讓他們做自己的空間。在不凡中尋求平凡,對他們來說也許才是一生的追求,也是身邊的人可以提供最有品質的協助。

一位現居荷蘭,熱愛諮商輔導與個人成長的生活教練。致力於幫助求助者,在困境中看見機會,在失望中長出自信。秉持著「全心陪伴,悅讀真心」的理念,創辦心理健康和面試培訓的Youtube頻道,透過心理知能推廣、面試培訓和英語教學,幫助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價值,聽見並實踐內心深處的渴望。